粒度測試的幾種基本方法原理
更新時間:2016-11-23 點擊次數:2627
粉體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面粉、水泥、塑料、造紙、橡膠、陶瓷、藥品等等。在所有反映粉體特性的指標中,粒度分布是所有應用領域中zui受關注的一項指標。那么,關于粒度測試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粒度測試的幾種基本方法 :
一、沉降法:
沉降法是根據不同粒徑的顆粒在液體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測量粒度分布的一種方法。它的基本過程是把樣品放到某種液體中制成一定濃度的懸浮液,懸浮液中的顆粒在重力或離心力作用下將發生沉降。不同粒徑顆粒的沉降速度是不同的,大顆粒的沉降速度較快,小顆粒的沉降速度較慢。通過顆粒的沉降速度與粒徑的關系來進行粒度測試。
二、篩分法:
篩分法是一種zui傳統的粒度測試方法。它是使顆粒通過不同尺寸的篩孔來測試粒度的。篩分法分干篩和濕篩兩種形式,可以用單個篩子來控制單一粒徑顆粒的通過率,也可以用多個篩子疊加起來同時測量多個粒徑顆粒的通過率,并計算出百分數。篩分法有手工篩、振動篩、負壓篩、全自動篩等多種方式。顆粒能否通過篩幾與顆粒的取向和篩分時間等素因素有關,不同的行業有各自的篩分方法標準。
三、激光法:
激光法測試速度快、測試范圍寬、重復性和真實性好、操作簡便,作為一種新型的粒度測試儀器,已經在粉體加工、應用與研究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激光粒度儀是根據顆粒能使激光產生散射這一物理現象測試粒度分布的。由于激光具有很好的單色性和*的方向性,所以一束平行的激光在沒有阻礙的無限空間中將會照射到無限遠的地方,并且在傳播過程中很少有發散的現象。當光束遇到顆粒阻擋時,一部分光將發生散射現象。散射光的傳播方向將與主光束的傳播方向形成一個夾角θ。散射理論和實驗結果都告訴我們,散射角θ的大小與顆粒的大小有關,顆粒越大,產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顆粒越小,產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這樣,在不同的角度上測量散射光的強度,就可以得到樣品的粒度分布了。
四、電阻法:
電阻法又叫庫爾特法,是由美國一個叫庫爾特的人發明的一種粒度測試方法。這種方法是根據顆粒在通過一個小微孔的瞬間,占據了小微孔中的部分空間而排開了小微孔中的導電液體,使小微孔兩端的電阻發生變化的原理測試粒度分布的。小孔兩端的電阻的大小與顆粒的體積成正比。當不同大小的粒徑顆粒連續通過小微孔時,小微孔的兩端將連續產生不同大小的電阻信號,通過計算機對這些電阻信號進行處理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
除了上述幾種常用的方法外,還有顯微圖象法、刮板法、沉降瓶法、透氣法、超聲波法和動態光散射法等多種粒度測試方法,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